理论上,聚氯化铝的生产方法非常多,但是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是酸溶法或碱熔法,而考虑到成本问题,生产中又以酸溶法比较常用。
酸溶法生产聚合氯化铝中盐酸的浓度和投加量是非常关键的,盐酸浓度一般是20%左右,过多,盐酸容易挥发,过少,则氧化铝(备注:氧化铝是聚氯化铝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 一般认为,氧化铝含量越高,纯度越高,产品品质越好)的溶出率低,投加量大 则制备出的聚氯化铝盐基度就低、腐蚀性强,过少,则氧化铝溶出率低。
盐基度的4个特点:
1、 盐基度是衡量聚氯化铝产品质量的最重要质量指标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生产控制参数。
2、 固体聚氯化铝的盐基度指标,在液体的盐基度取值基础上,考虑干燥时盐基度的升高,建议标准取值为45%~95%。
3、 液体聚氯化铝的盐基度指标,考虑到生产控制可行性、生产成本和混凝效果,建议标准取值为45%~90%。
4、 提高聚氯化铝产品的盐基度,可大幅提高生产和使用的经济效益。盐基度从65%提高到92%,生产原料成本可降低20%,使用成本可降低40%。
盐基度作为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的重要指标,聚合硫酸铁的盐基度盐明显的低于聚合氯化铝的盐基度。因为盐基度直接决定了净水的效果,所以聚合硫酸铁要优于聚合氯化铝。在除磷方面来讲,虽然两种产品都能在污水处理时去除磷污染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聚合氯化铝的除磷效果并没有聚合硫酸铁的效果明显。总体而言,聚合硫酸铁对于污水中的COD去除,铁盐优于铝盐,适用的pH范围广,在4.0~11内都有良好的效果,还有优越的脱臭性能,可以快速的沉降,有稳定的气浮性能,具有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小,投资少,能耗低,有利于生产中采用,聚合硫酸铁要比聚合氯化铝去除COD的能力强一些。 聚合氯化铝就性能上相比净化后的水质优于聚合硫酸铁混凝剂,净水成本与之相比低15-30%,絮凝体形成快、沉降速度快,消耗水中碱度低于各种无机混凝剂,可不投或少投碱剂,适应的源水PH5.0-9.0范围均可凝聚,腐蚀性小,操作条件好,处理水中盐分增加少,有利于离子交换处理和高纯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