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种聚合氯化铝的自动投加量控制方法?
1、现场模拟试验法:采用现场模拟装置来确定和控制聚合氯化铝投药量是较简 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模拟装置是斜管沉淀器、过滤器或两者并用。当原水浊度较低时,常用模拟过滤器;当原水浊度较高时,可用斜管沉淀器或者沉淀器和过滤器串联使用。采用过滤器的方法是:由水厂混合后的水中引出少量水样,连续进入过滤器,连续测定过滤器出水浊度,由此判断投药量是否适当,然后反馈于生产进行投药量的调控。由于是连续检测且检测时间较短,故能用于水厂混凝剂聚合氯化铝投加的自动控制系统。不过,此法仍存在反馈滞后现象,只是滞后时间较短。此外,模拟装置与生产设备毕竟存在一定差别。但与实验室试验相比,更接近于生产实际情况。
2、烧杯试验法:烧杯试验法具有方便、灵活、简单、设备投入少的特点,因而目前在我国的一些水厂中被广泛采用。这种方法的试验结果只对取样瞬间水质有代表性,确定的聚氯化铝量存在不连续性和滞后性问题。因此,适宜作为评价聚合氯化铝投量的辅助手段,而不适宜用于混凝投药的在线实时控制。
综述使用聚合氯化铝的注意事项,⒈使用时应先根据水质进行小试,选出净水效果好,投放量小的最佳点。溶液应随配随用,非饮用水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定用量。⒉使用固体时,先加水溶解陪配成10-25%的溶液,而后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在溶解时先加水慢慢投料,并不断进行搅拌。⒊不同厂家或不同牌号的水处理药剂不能混合,并且不得与其他化学药品混存。⒋原液和稀释液稍有腐蚀性,但低于其他各种无机絮凝剂。⒌产品有效储存期:液体半年,固体两年。固体产品潮后仍然可使用。⒍本产品经合理投加,净化后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聚合氯化铝净化污水要经历哪些阶段呢?
(1)PAC聚合氯化铝絮凝剂凝聚阶段:药液注入混凝与原水快速混凝在极短时间内构成细矾花的进程,此刻水体变得更加污浊,它要求水流能发生剧烈的湍流。烧杯实验中宜快速(250-300转/分)拌和10-30s,一般不逾越2min。
(2)PAC聚氯化铝絮凝剂絮凝阶段:一是矾花成长变粗的进程,要求恰当的湍流程度和足够的停留时间(10-15min),至后期可观察到许多矾花调集渐渐下沉,构成外表明晰层。烧杯实验先以150转/分拌和约6分钟,再以60转/分拌和约4分钟至悬浮态。
(3)PAC聚氯化铝絮凝剂沉降阶段:它是沉降池中进行的絮凝物沉降进程,要求水流缓慢,为前进功率一般选用斜管(板式)沉降池(最好选用气浮法别离絮凝物),许多的粗大矾花补斜管(板)壁阻挠而堆积于池底,上层水为澄清水,剩余的粒径小、密度小的矾花一边渐渐下降,一边持续彼此磕碰结大,至后期余浊根本不变。烧杯实验宜以20-30转/分慢撑5分钟,再静沉10分钟,测余浊。
(4)强化过滤,主要是合理选用滤层结构和助滤剂,以进步滤池的去除率,它是进一步净化水质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