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法作为聚合氯化铝制作的一种,在反应速度,工艺流程,前期设备投资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也是有一些缺点,例如溶液中杂质较多,杂质含量偏高,导致金属含量容易超标,在生产过程中设备腐蚀严重,长期的生产过程中设备的维护费用可能会偏高。有酸法便有碱法,但碱法所要求的工艺较高,成本也高,所以使用的较少。另外还有一种中和法,这种结合了酸法和碱法两种优点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在于前期合成准备时,铝酸钠和三氯化铝这两材料的配比,只有严格注意才能使盐基都达到要求。
聚合氯化铝吸附电中和作用指粒表面对异号离子,异号胶粒或链状离分子带异号电荷的部位有强烈的吸附作用,由于这种吸附作用中和了它的部分电荷,减少了静电斥力,因而容易与其它颗粒接近而互相吸附。此时静电引力常是这些作用的主要方面,但在不少的情况下,其它的作用了超过静电引力。举例来说,用Na+与十二烷基铵离子(C12H25NH3+)去除带负电荷的碘化银溶液造成的浊度,发现同是一价的有机胺离子脱稳的能力比Na+大得多,Na+过量投加不会造成胶粒再稳,而有机胺离子则不然,超过一定投置时能使胶粒发生再稳现象,说明胶粒吸附了过多的反离子,使原来带的负电荷转变成带正电荷。铝盐、铁盐投加量高时也发生再稳现象以及带来电荷变号。上面的现象用吸附电中和的机理解释是很合适的。
多种聚合氯化铝的自动投加量控制方法,
1、现场模拟试验法:采用现场模拟装置来确定和控制聚合氯化铝投药量是较简 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模拟装置是斜管沉淀器、过滤器或两者并用。当原水浊度较低时,常用模拟过滤器;当原水浊度较高时,可用斜管沉淀器或者沉淀器和过滤器串联使用。采用过滤器的方法是:由水厂混合后的水中引出少量水样,连续进入过滤器,连续测定过滤器出水浊度,由此判断投药量是否适当,然后反馈于生产进行投药量的调控。由于是连续检测且检测时间较短,故能用于水厂混凝剂聚合氯化铝投加的自动控制系统。不过,此法仍存在反馈滞后现象,只是滞后时间较短。此外,模拟装置与生产设备毕竟存在一定差别。但与实验室试验相比,更接近于生产实际情况。
2、烧杯试验法:烧杯试验法具有方便、灵活、简单、设备投入少的特点,因而目前在我国的一些水厂中被广泛采用。这种方法的试验结果只对取样瞬间水质有代表性,确定的聚氯化铝量存在不连续性和滞后性问题。因此,适宜作为评价聚合氯化铝投量的辅助手段,而不适宜用于混凝投药的在线实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