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源,是指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等。按造成水体污染原因的不同可将水体污染源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按受污染的水体不同可分为地面水污染源、地下水污染源和海洋污染源;按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质种类不同分为物理性污染源、化学性污染源、生物性污染源;按污染的分布特征不同可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扩散污染源。
由自然因素造成的污染,称为天然污染。如地面水渗漏和地下水流动将地层中某些矿物质溶解,使水中的盐分、微量元素或放射性物质浓度偏高而使水质恶化。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水体污染,称为人为污染。人为污染是当前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物理性污染
热污染:主要来源于热电站、核电站、冶金和石油化工等工厂排水。
放射性污染:来源于核生产废物、核试验沉降物、核医疗研究单位的排水。
(二)化学性污染
1.无机污染
包括:重金属污染,来源于矿物开采、冶炼、电镀、仪表、电解以及化工等工厂排水;伸污染,来源于含砷矿石处理、制药、农药和化肥等工厂的排水;氰化物污染,来源于电镀、冶金、煤气、洗涤、塑料、化学纤维等工厂的排水;氮和磷污染,来源于农田排水、粪便排水、化肥、制革、食品、毛纺等工厂排水;酸碱和盐污染,来源于矿山、石油、化工、化肥、造纸、电镀工厂排水及酸雨。
2.有机污染
包括:酚类化合物污染,来源于炼油、焦化、树脂等化工厂的排水;苯类化合物污染,来源于石油化工、焦化、农药塑料、染料等化工厂的排水;油类污染,来源于采油、炼油、船舶以及机械、化工等工厂的排水。
(三)生物性污染
1.病原体污染
来源于粪便、医院污水、屠宰畜牧、制革生物制品等工厂排水。
2.霉素污染
来源于制药、酿造、制革等工厂排水。
污水的性质及污染指标
(一)污水的来源
污水是人类在自己的生活、生产活动中用过并为生活或生产过程所污染的水。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被污染的降水及各种排入管渠的其他污染水。及生活习惯。我国地域广阔,情况复杂,即使生活状况相似,但各地污水中杂质的成分和浓度也不尽相同。
2.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是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其成分主要决定于生产工艺过程和使用的原料,其中也包括高温(水温超过60℃)而形成热污染的工业废水。不同的工业生产产生不同性质的废水,同类工业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废水也不相同。
工艺废水性质各异,多半具有危害性,未经处理不允许排放。但冷却水在生产过程中只起辅助作用,有的只是温度稍有上升,未经污染物污染或污染很轻,此时可采取冷却或简单的处理后重复使用,这种较清洁不经处理即可排放的废水称为生产废水;而污染较严重,必须经处理后方可排放的工业废水称为生产污水。
工业废水是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的总称。
3.城市污水
城市污水是排入排水系统污水的总称,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混合液。我国多数城市污水均属此类。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城市污水还包括降水。城市污水的水质指标、污染物组成、形态及含量也因城市不同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