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的凝聚机理与溶液的PH值有关,因而水的碱度是影响凝聚的主要因素之一,悬浮颗粒含量对絮凝、凝聚阶段均有影响。利用吸附或电中和来完成凝聚时,混凝剂的投加量于悬浮颗粒含量成正比。但当投加量过大时,将使胶体系统的电荷变号而出现在稳。沉析物网捕所需混凝剂的投加量与悬浮颗粒的浓度成反比,且不出现再稳。
根据水中的碱度和悬浮物含量,大致可分为以下4种处理类型:
1.悬浮物含量高而碱度低
加入混凝剂后,系统为酸性,此时水解产物主要带正电荷,可通过吸附与电中和来完成凝聚。对Al最好的PH值应在6—7之间。
2.悬浮物含量及碱度均高
当碱度高,以致加入聚合氯化铝混凝剂后仍为强碱性,混凝剂的水解产物主要带负电,不能用吸附和电中和来达到凝聚,此时一般采用沉析物网捕的方法,需投加足量的混凝剂,或采用聚合氯化铝等也可获得较好效果。
3.悬浮物含量低而碱度高
此时,混凝剂的水解产物主要带有负电荷,故采用沉析网捕法达到混凝。用于混凝剂投加量与悬浮物浓度成反比,因而常需投加助凝剂(如活化硅酸、粘土颗粒等),以增大原水的胶体颗粒浓度,相应减少混凝剂投加量。
4.悬浮物含量与碱度均低
这是最难处理的一种情况。此时,聚合氯化铝混凝剂可形成带正电荷的水解产物,但因悬浮颗粒浓度太低,碰撞聚集的机会极少,难以达到有效的凝聚。此时往往采用增加碱度或悬浮物浓度致浊的方法,使其转化为其他类型的水进行处理。
聚合氯化铝使用的pH范围比传统铝盐要宽的多。一般在低温水时,传统混凝剂的混凝除浊效能明显降低并导致出水水质恶化,而使用聚合氯化铝,无论是低温还是常温水,都能获得较好的混凝除浊效果。此外,聚合氯化铝能够明显提高固液分离效率,改善沉降过滤及污泥脱水性能,从而缩短沉淀池的停留时间,增加产水量。 另外,由于所生成絮凝体颗粒大而紧密,从而易于进行过滤和污泥脱水。氯化铝处理后水中的残留铝含量十分低。聚合氯化铝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仅具有强烈的凝聚除浊效果,而且也具有明显脱色及去除腐殖质的效果。在相同处理条件下达到最佳絮凝作用,聚合铝所需剂量比传统铝盐要减少一半之多。在相同剂量条件下,使用聚合铝能够获得比传统铝盐更低的残余浊度,因而可以以较低剂量得到相同的处理结果。
碱式氯化铝活性高,用量少,适应性强,溶解速度快,沉淀速度快;能有效去除金属及放射物质对水质的污染。絮凝体形成快,沉淀速度高,因而反应沉淀时间可缩短,在相应条件下提高生产能力几倍。碱式氯化铝在处理造纸、印染污水方面有独特的效能。在等投加量下碱式氯化铝混凝时消耗水中碱度小于各种无机混凝剂,处理水的碱度降低也少。因而处理水时,特别在处理高浓度水时,可不加或少加碱性助剂及助凝剂。其脱色能力优于其他无机净水剂。碱式氯化铝投加量一般为:具体投加量由用户实际试验得出的量来确定;碱式聚合氯化铝存放期为二年,应放在通风干燥处,受潮后不影响使用效果。